基因编辑技术在CHO细胞中的应用
目前表达抗体及蛋白主要使用悬浮细胞,但从ATCC得到的原始细胞株为贴壁细胞,因此需经过多次驯化,才能得到无血清培养的悬浮细胞株,满足工程细胞株高密度表达的目的。Namil Lee[5]通过链特异性RNA-seq策略获得CHO细胞悬浮驯化过程中的转录组图谱,发现在此过程中Igfbp4 和AqpI 基因下调,于是利用CRISPR/Cas9技术靶向敲除CHO-K1细胞的这两个基因,大大缩短了该细胞株的贴壁到悬浮的驯化时间,降低了药物研发成本。Duncan McVey [6]等使用CRISPR/Cas9技术靶向敲除TSC2基因,TSC2作为mTORC1的活性抑制剂,阻止mTORC1活性的降低有助于提高细胞的表达。敲除TSC2的细胞株,mTORC1活力上升,表型上细胞直径变大,单细胞表达量提升2倍以上,并且TSC2的敲除并未影响到蛋白及抗体质量。Salina Louie[7]通过该技术定向敲除CHO细胞中的FUT8基因(编码一种α1,6岩藻糖基转移酶),成功获得了表达无岩藻糖基化单克隆抗体的工程细胞株。随着基因组学发展,对CHO细胞的基因组更加的了解,基因编辑定向改造CHO细胞也越来越方便。Grav利用多突变 CRISPR-Cas9技术在CHO-S细胞中敲除与细胞凋亡相关的FUT8、BAK和BAX基因,与野生型CHO-S 细胞相比,敲除型细胞系显示出更好的抗凋亡能力,在Rituximab药物生产中,抑制细胞凋亡,增加了培养时间,使目的蛋白提高了187倍[8]。Wilkens在CHO细胞中敲除LDHA,在细胞发酵时防止乳酸积累,从而抑制细胞凋亡,也在Fc融合蛋白中得到应用,使蛋白产量增高2.8倍[9]。Ley 在CHO-S细胞中敲除代谢相关基因HPD, GAD2,也达到了防止乳酸积累,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[10]。Xiong在CHO-S利用CRISPR干扰技术敲除BAK, BAX, 和CASP3基因,也可抑制细胞凋亡[11]。Miao 在CHO-K1细胞中敲除BAK1基因抑制细胞凋亡[12],在CHO-K1中敲除TSC2可增强环境适应力[13],Jia 在CHO-K1中敲除DNMT3A可提高转基因表达的稳定性[14]。Lu 在CHO-K1中敲除CYLD基因来抑制细胞凋亡,提高细胞生长活力[15]。Wang 在CHO-K1中敲除hQSOX1和hSurvivin基因,增加代谢应激,从而诱导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反应,防止UPR介导的细胞凋亡,也可提高细胞活率[16]。
详情
奋斗为本、求是创新、协作共赢
联系我们
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电话:029-89303986
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
电话:029-89303986
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
电话:029-89303986
麦科奥特(苏州)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0512-66066126
麦科信息
麦科奥特
micot@micot.cn
人力资源部
hr@micot.cn
知识产权部
ip@micot.cn
投资者关系
investor@micot.cn
商务拓展
bd@micot.cn